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失去興趣和快感、自我評價下降、睡眠障礙、食欲改變、體力疲乏等一系列症狀。憂鬱症可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和社交功能,甚至可能導致自殺。
憂鬱症的病因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基因、生理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等。憂鬱症的治療一般採用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相結合的方法。藥物治療主要是使用抗抑鬱藥物,而心理治療則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心理動力治療、親情治療等。
憂鬱症診斷及治療
憂鬱症的診斷一般由醫生或心理醫生進行,需要進行詳細的病史採集和身體檢查,以確定是否符合憂鬱症的診斷標準。目前,憂鬱症的診斷標準主要有以下兩種:
DSM-5診斷標準: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將憂鬱症定義為至少兩周的時間內出現以下兩個或更多症狀:(1)情緒低落或喪失興趣或快感;(2)失眠或嗜睡;(3)食欲改變;(4)精力不足或疲勞;(5)自我評價下降或感覺自責或無用;(6)注意力或集中力不佳;(7)自殺念頭或自殺行為。
ICD-11診斷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ICD-11)將憂鬱症定義為持續至少兩周的情緒低落和/或失去興趣、愉悅感和/或活力,並且伴隨至少兩項以下症狀:(1)睡眠障礙;(2)食欲改變;(3)體重變化;(4)疲勞或精力不足;(5)自我評價下降或自責;(6)注意力或集中力不佳;(7)自殺念頭或行為。
臺灣憂鬱症的診斷標準主要參考上述的國際標準(如DSM-5和ICD-11),同時結合臺灣的醫療實踐和文化特點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和補充。臺灣常用的憂鬱症診斷標準:精神病學會於2016年發佈的,包括情緒低落、興趣或快感喪失、睡眠障礙、食欲改變、體力疲勞、自我評價下降、注意力或集中力不足等症狀。此標準更加強調患者的功能障礙和自我評價,建議醫生在評估症狀的同時,還要考慮患者的工作、學習和社交等方面的影響。診斷憂鬱症的過程中,醫生還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類似症狀的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癌症、藥物副作用等。建議及時就醫,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
抗抑鬱藥物是治療憂鬱症的一種常用方法,常用的憂鬱症治療藥物: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SSRI):如帕羅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蘭等。這類藥物可以增加腦內的5-羥色胺水準,幫助改善情緒和抑鬱症狀。
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 (SNRI):如文拉法辛、多瑞克賽等。這類藥物可以增加腦內的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水準,幫助改善情緒和抑鬱症狀。
三環類抗抑鬱藥物:如阿米替林、去甲司特羅等。這類藥物可以改善腦內神經遞質的平衡,幫助改善情緒和抑鬱症狀。
雜環類抗抑鬱藥物:如米安舒通、多塞平等。這類藥物可以調節腦內的神經遞質,幫助改善情緒和抑鬱症狀。
鈍化劑:如氯丙嗪、奧氮平、利培酮等。這類藥物可以幫助平衡情緒,緩解焦慮和睡眠障礙等症狀。
這些藥物大部分健保有給付需要由醫生開具處方,根據患者的症狀、病史和體質等因素進行個體化治療。在服用藥物期間,患者應嚴格遵循醫生的用藥建議,避免自行調整劑量或停藥。同時,藥物治療應結合心理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等綜合治療方法。
功能醫學對於憂鬱症控制的一些建議
功能醫學是一種綜合性的醫療模式,注重綜合治療,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調整飲食、補充營養素等方法,幫助患者改善身體和心理健康,功能醫學也有一些建議,如下:
調整飲食:憂鬱症患者可以增加攝入含有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如鮭魚、亞麻籽、核桃等,同時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食品。
補充營養素:如維生素 D、B 維生素、葉酸等,這些營養素與情緒和神經健康有關。
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釋放身體內的壓力,增加腦內的多巴胺和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幫助緩解憂鬱症症狀。
睡眠:睡眠品質對憂鬱症的控制也很重要,患者應儘量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品質。
心理治療:功能醫學也強調心理治療的重要性,如認知行為治療、心理動力治療等,可以幫助患者控制情緒和緩解憂鬱症症狀。
功能醫學並不能完全取代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患者應該根據自身情況綜合運用各種治療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關於功能醫學應用於憂鬱症治療的相關文獻: Sarris J, et al. Nutritional medicine as mainstream in psychiatry. Lancet Psychiatry. 2015 Mar;2(3):271-4.提出了營養學在精神疾病治療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憂鬱症治療中。作者們綜述了營養素、膳食、微生物群落等因素對憂鬱症的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案。 Sarris J, et al. Adjunctive Nutraceuticals for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Am J Psychiatry. 2016 Jun 1;173(6):575-87.本文對多種膳食補充劑(包括 omega-3 脂肪酸、葉酸、酪氨酸、SAMe 等)在憂鬱症治療中的療效進行了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結果顯示,這些膳食補充劑對憂鬱症的緩解有一定的幫助。 Lakhan SE, et al. Mindfulness-Based Therapies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10 Mar;16(3):285-95.本文綜述了正念療法在憂鬱症治療中的應用。正念療法是一種基於禪修的心理治療,通過培養正念(專注當下、不加評價地接受自己的情緒、感受等),以減輕憂鬱症狀,並促進個人身心健康。 Yatham LN, et al.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polar Disorders (ISBD) collaborative update of CANMAT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update 2013. Bipolar Disord. 2013 Feb;15(1):1-44.本文是對躁鬱症治療指南的更新版本,其中涉及了一些功能醫學的治療方法,如營養補充、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