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醫學除了重視各樣營養素在身體裡面的表現、各樣功能性檢測所代表的生理意涵之外,更核心的概念是生活型態的改變,如何將專業的知識,轉變成病人心理面認同的觀念,到真實地去付諸實踐活出健康,同樣也是專業度展現的一部分。
在與客戶接觸的過程中我們都常感到無力感,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需要時間累積、意志力,甚至需要一個對好的生活型態友善的環境。想要順利協助人邁向健康,找到「改變的動機」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根據統計,約只有30-40%擁有健康觀念的人,願意將心理面的觀念付諸行動,去改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現在的研究證據告訴我們,只要執行植物性的飲食、持續地運動、維持健康的體重、不抽菸,就能預防80% 以上的慢性病;但研究也顯示,全世界只有3%的人可以將這重要的生活要素融入生活當中。
從以上的例子,我們發現:知行不合一,是執行上的一大困難。也因此現在創造了一個名詞:意圖行為差距 (intention behavior gap),出現差距的原因來自於「自我的日常規律性」(self-regulation)。更具體地說,當我們準備去做的事情會改變或中斷我們習慣的日常規律時,我們往往不知所措,而需要去重新花心力去重建一個屬於自己的「新常態」,然而,人是慣性的動物,這也是大部分人為什麼會失敗的原因。
要做出改變,最重要的因素是「動機」,也可以說是持續做出改變的一個動力來源,它有以下幾種分類。
最好的動機是內在動機,它意味著我們打從心裡認同並享受在執行任務的每一個當下。
次一等的是外在動機,這代表我會去做是因為會獲得某一個外在的獎勵,可能是醫師的稱讚、可能是金錢的獎勵,但自我仍保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再細分下去,可以是有想實現的目標,甚至改變是出於心裡面的某種內疚或羞愧感。
最差的就是沒有動機,完全是被逼著執行任務。
以減重為例子,我們都喜歡聽到病人說減重的過程很有趣,他很享受在體重減輕的過程當中,但事實是:大多數人願意維持健康飲食和持續運動都是源自外在動機,比如說減重是為了良好身體機能、健康體態形象、獲得稱讚。因此,如果我們希望病人能活得更健康,陪伴他們建立一個良好的「動機」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我們要確保這個目標是病患行動的源頭,他對於自己的環境有足夠的決定權,若病患感覺不到自己有自主權、沒有能力與周圍的人和環境產生親密感,那就很難激發其內心的動力。而這個起步不能太難,難到感覺自己做不到,直接放棄;也不能太簡單,沒辦法持續創造改變成功的經驗,使自己更有信心前進。
我們的目標是讓改變有一個好的開始。
以運動為例,不一定是特定的運動,而是進行一些有趣的體育活動。以飲食為例,我們可以協助人們選擇較健康的食物種類開始,專注於健康的食物,這些食物可以使他們達到自己的目標,強迫人們吃不喜歡的食物是沒有用的,這會使人吃得健康的機率大大下降。
同時,醫療提供者必須去認識病患的「自我形象」,這是由我們所重視的事物組成的。您的病人看重什麼?您是否問過他們:「您重視什麼?對您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如果我們開始這樣做了,我們會看到還能為他多做什麼,了解什麼是推動他們做決定的關鍵。當我們知道對他們重要的事情時,我們可以更理解人們的思考和行為方式。
最後一項是了解患者的「情緒反應」。我們不僅要問他們重視什麼,還要問他們:「這談話讓您感受到什麼?」要做出持續的健康提升,就要避免在第一時間使人產生負面情緒,因為研究發現:負面的情緒會讓人的行為產生改變:可能是加倍努力或直接放棄,這不是我們樂見的。因此,當有人感到消極時,我們也必須弄清楚人們會如何處理這些消極情緒。
從執業人員的專業角度出發,我們往往不自覺地專注於目標,我們告訴病患目標是什麼、該怎麼做、怎麼做才是對的,忘記專注於人本身。若把改變的過程形容成一個齒輪系統,那「動機」就是啟動系統的開關,找到每個人不同的開關,就會大大提升目標的達成率,同時確保人能持續地活在更健康的「新常態」當中。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