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Nivolumab, 保疾伏: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臨床發展與最新應用

已更新:10月2日

Nivolumab, 保疾伏
Nivolumab, 保疾伏

Nivolumab,中文商品名:保疾伏是美國 FDA 批准的 抗 PD-1 單株抗體。自 2014 年首次用於黑色素瘤以來,其適應症快速擴展,涵蓋 肺癌、腎細胞癌、胃癌、食道癌、膀胱癌、肝癌、頭頸癌、惡性胸膜間皮瘤,以及 MSI-H/dMMR 結直腸癌 等。對臨床腫瘤醫師而言,Opdivo 不僅是一種治療選項,更象徵著免疫治療進入主流。

本文僅為醫學研究與衛教性質之分享,內容目的在於介紹相關機轉與臨床試驗數據,非藥品廣告,亦不構成醫療建議。實際治療是否適合使用 Opdivo(nivolumab),應由具專科資格的腫瘤科醫師依患者個別情況判斷。 參考資料:認識標靶藥品Nivolumab-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作用機轉


  • PD-1/PD-L1 免疫檢查點軸線T 細胞表面的 PD-1 受體與腫瘤細胞表達的 PD-L1/PD-L2 結合後,會抑制 T 細胞活化,導致免疫逃脫。

  • Nivolumab 的干預Nivolumab 為 人源化 IgG4 單株抗體,專一性結合 PD-1,阻斷其與 PD-L1/PD-L2 的結合,解除抑制訊號。→ 臨床效果:恢復 T 細胞細胞毒性功能,促使腫瘤相關免疫反應再度活化。

FDA 批准進展與仿單要點


  • 2014:首次批准於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

  • 2015–2017:拓展至非小細胞肺癌(NSCLC)、腎細胞癌(RCC)、頭頸鱗癌、經治霍奇金淋巴瘤。

  • 2017–2021:延伸至胃癌、食道癌、肝癌、膀胱癌術後輔助治療。

  • 2020–2022:新增惡性胸膜間皮瘤(N+I 雙免)、食道鱗癌一線治療、可切除 NSCLC 新輔助治療。

  • 2023–2024:擴大至黑色素瘤術後 II B/C、NSCLC 圍手術期新輔助 + 術後維持(CheckMate-77T)。

  • 2025:核准 Opdivo + Ipilimumab 用於 MSI-H/dMMR 結直腸癌一線治療。

最新 FDA 仿單(2025 版)已標註:單藥 HCC 適應症撤回,僅保留 N+I 雙免。

保疾伏關鍵臨床試驗與文獻依據


非小細胞肺癌(NSCLC)

  • CheckMate-77T(NEJM 2024)

    • 設計:可切除 NSCLC;術前 Nivolumab + 鉑類雙化療 → 術後 Nivolumab 維持。

    • 結果:事件自由存活期(EFS)顯著改善;病理完全緩解率(pCR)提升。

    • 意義:支持 FDA 於 2024/10/03 核准 圍手術期療法。


胃癌/胃食道交界腺癌(GEJ)

  • CheckMate-649(Lancet 2021;JCO 2024 三年追蹤)

    • 設計:HER2 陰性進展期胃癌/GEJ,一線 Nivolumab + 含氟嘧啶/鉑類化療 vs 化療。

    • 結果:在 PD-L1 CPS ≥5 族群中 OS 與 PFS 顯著改善,全體受試者亦有存活獲益。

    • 意義:奠定 Nivolumab + 化療 為 HER2 陰性胃癌一線標準。


MSI-H / dMMR 結直腸癌

  • CheckMate-8HW(NEJM 2025)

    • 設計:MSI-H/dMMR mCRC,Opdivo + Ipilimumab vs 化療。

    • 結果:ORR 與 PFS 明顯優於化療。

    • 意義:促成 FDA 在 2025 年核准 雙免作為一線治療。

其他關鍵試驗

  • CheckMate-274(NEJM 2021):膀胱癌術後輔助,DFS 延長。

  • CheckMate-743(Lancet 2021):惡性胸膜間皮瘤,N+I 改善 OS。

  • CheckMate-9ER(NEJM 2021):腎細胞癌一線,N+Cabo 優於 Sunitinib。

臨床應用要點


  • 適應症多樣化:已涵蓋從晚期到早期的癌症治療,顯示免疫治療逐步前移。

  • 生物標記依賴:部分癌種(如胃癌)需 PD-L1 CPS ≥5,NSCLC「9LA」方案則 PD-L1 不限。

  • 安全性:免疫相關副作用(irAEs)涵蓋皮膚、腸胃、內分泌、肺臟,需跨科監控。

  • 未來趨勢:皮下注射版本(Opdivo Qvantig, 2024 核准)提升便利性;合併療法仍是研究焦點。

台灣健保給付情況


  • 已納入健保給付:Opdivo 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別,部分癌種與特定條件下可申請給付(如黑色素瘤、NSCLC、RCC、頭頸癌等)。

  • 有條件限制:需符合病種、治療線別、生物標記標準,並接受定期審查(例如每 12 週影像上傳)。

  • 非全面給付:不在給付清單內的適應症,或不符合條件時,需 自費使用。

  • 最新規定:2024 年 4 月起健保署更新給付規範,適應症與限制條件持續調整。

結論


Opdivo(Nivolumab, 保疾伏)從單一黑色素瘤治療,發展成跨癌種、跨疾病期別的免疫治療基石。對腫瘤科醫師而言,它代表了免疫治療「由晚期走向早期」的重要轉折。如何進一步透過 生物標記篩選、最佳給藥模式、免疫毒性管理,將是臨床下一階段的挑戰。


認識 Nivolumab(保疾伏)

  • 什麼是 Opdivo? Opdivo(保疾伏,學名 nivolumab)是一種「免疫治療藥物」,不是直接殺死癌細胞,而是幫助免疫系統重新「認得」癌細胞,讓自己的免疫細胞出手攻擊腫瘤。

  • 它治療哪些癌症? 已經核准的癌種包括:肺癌、黑色素瘤、胃癌、食道癌、腎臟癌、膀胱癌、肝癌、頭頸癌、惡性胸膜間皮瘤,以及某些大腸癌(MSI-H/dMMR)。換句話說,它的適應症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癌症或所有患者都適合。

  • 和傳統化療有什麼不同? 化療像是「砲轟」,直接殺死快速分裂的細胞,副作用常見掉髮、噁心。免疫治療則是「解除剎車」,讓免疫系統恢復力量去攻擊腫瘤。副作用不同,主要是「免疫相關副作用」,例如皮疹、腸胃炎、甲狀腺功能異常、肺炎等。

  • 病人需要注意什麼?

    • 若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咳嗽、呼吸急促、嚴重腹瀉、皮膚紅疹、持續疲倦,應立即告知醫師。

    • 有些副作用需要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藥物控制。

    • 是否適合使用,必須由腫瘤科醫師評估,包括癌症種類、病程、檢測結果(如 PD-L1、MSI 狀態)以及整體身體狀況。


施打注意事項

  • 治療方式

    多以靜脈注射,每 2 週或 4 週一次;部分適應症可使用皮下注射版本(Opdivo Qvantig)。給藥需在醫院或專責日間治療中心,由醫護人員監測。

  • 治療前檢查

    醫師可能會安排血液檢驗、肝腎功能測試、甲狀腺功能檢查及胸部影像。確認是否合併自體免疫疾病或移植器官病史,避免風險。

  • 治療過程

    施打當日請保持充分水分與營養。留院觀察一段時間,若有呼吸困難、過敏反應,能立即處理。定期回診、抽血檢驗,追蹤身體狀況與副作用。


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屬於「免疫相關不良事件」,可能影響不同器官

  • 皮膚:紅疹、搔癢、脫皮。

  • 腸胃道:腹瀉、腸炎、腹痛。

  • 內分泌系統:甲狀腺功能低下或亢進、腎上腺功能不足、血糖異常。

  • 肺臟:免疫性肺炎(咳嗽、呼吸困難)。

  • 肝臟:免疫性肝炎(黃疸、尿色變深、肝功能異常)。

  • 腎臟:腎炎(小便減少、血尿)。

  • 其他:疲倦、食慾下降、關節痛。


Opdivo 代表癌症治療的新時代,許多病人因為它延長了生命或改善了病情。但它並不是「萬靈丹」,治療效果會因人而異,且需要專業醫療團隊的密切監控。


參考資料:

  • FDA. Opdivo (nivolumab)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2025.

  • Forde PM, et al. CheckMate-77T. N Engl J Med. 2024.

  • Janjigian YY, et al. CheckMate-649. Lancet 2021; JCO 2024 (3y update).

  • Overman MJ, et al. CheckMate-8HW. N Engl J Med. 2025.

  • Bajorin DF, et al. CheckMate-274. N Engl J Med. 2021.

  • Baas P, et al. CheckMate-743. Lancet 2021.

  • Choueiri TK, et al. CheckMate-9ER. N Engl J Med. 2021.


​如果頁面載入失敗點我重新載入,即可看到內容。

spinner.gif

​載入中

RSS

如果您想複製或引用內容請通知我們並附上出處網址連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