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展,無線通訊、網路、手機、WiFi等電子化設備已經與現代社會息息相關,你說要去哪裡找到一個沒有無線通訊的地方,似乎一時也說不太上來。雖然手機、網路等無線通訊設備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面向,甚至對大多數人來說,沒有手機已經不知道怎麼生活的程度,但其實仔細去查找,才發現原來全球第一隻「手提電話」是在1973年被發明的;「網路」(WWW) 是在1993年上線的;而真正的手機商用化,則是到了1996年才拍板上路。其實,也不過是這二三十年的事情而已。
「電磁場」在地球上本來就存在,宇宙中本來就有一個自然的微波,而90年代開始的數位化科技應用,到目前為止,已經讓我們的生活環境中的背景微波達到了太空中的1011到1018倍,我們大概比較常注意到化學加工品的應用對於人體造成的危害,卻常忽略了短時間之內大幅增加的環境電磁場對人類演化能力帶來的衝擊效應。
人體內的各樣器官之所以能正常發揮功能,最重要的其實是細胞之間的正常聯繫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好的聯繫能力取決於有如細胞內發電機的粒線體功能,而粒線體正是受到電磁場調控的胞器,以電磁的方式維持體內的恆定與協調狀態;太強或太弱的電磁功能都會影響細胞的生長與調節,因此環境中的電磁場就對人體的細胞功能有強大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說,很多與「能量失衡」相關的疾病,都是因為粒線體出了問題,而外來的電磁場就是主要干擾因子。
電磁輻射敏感症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 EHS)
就像很多人會對雞蛋、花生或是海鮮有過敏反應一樣,也有許多人是對電磁波相當敏感的,隨著居住環境背景的電磁場增加,接觸與暴露在高電磁場的機會也升高,也就會有越多人產生電磁輻射敏感症的情況。
在主流醫學裡面,只要談到電磁波對健康造成的問題,常常都會被歸類為「只是個案」或是「心理作用」,但是因為相關的文獻與案例持續增加,因此到了2004尼,世界衛生組織在布拉格舉行了一個「國際電磁輻射免感正研究會暨工作小組」,會中確認了EHS是真實存在的且有傷害性的問題,並給了以下定義:
「當使用或暴露在具釋放電磁波設施的環境下,導致不良健康效應,無論為何種方式,即屬於電磁輻射敏感症,且所接觸到的電磁輻射量,通常遠低於國際認可標準。」
電磁輻射敏感症常發生在本身就對化學合成物質較敏感的人身上,在出現典型電磁輻射敏感症狀之前,大多會有一些警訊:
臉部有莫名的灼熱感
眼睛、頭頸部、前胸有莫名的刺痛感
氣管、喉嚨、眼睛容易乾澀
口腔黏膜易腫易破
常感覺自己要感冒,卻沒有發出來
注意力與記憶力下降
容易暈眩、頭痛
肌肉、關節痠痛
牙齒及顳關節疼痛
無端心悸或心律不整
雖然以上這些相關症狀都是非特異性,但是卻不能輕易忽視,從功能醫學的角度來看,許多「小症狀」正是細胞承受的過大的壓力,而造成細胞功能失調的開始,將可能逐漸演變成生理失調與慢性病的開端。
電磁輻射對細胞影響的相關機轉
壓力軸 (HPA axis)的過度負荷: 電子通訊帶來的巨量訊息正是我們最大的壓力來源。當手機、電腦不斷地傳來新的訊息,身體必須隨時處在待命狀態,隨時警覺是否有新的事情需要馬上回應,便造成身體的壓力。短時間的警備動員還好,但是當這個警報雷達變成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啟動時,就會耗費體內大量的資源去維持各種生理平衡,而長時間的耗用,將會使身體逐漸產生疲乏,相關的症狀就是:胃食道逆流、嘴破、消化不良、失眠等。 若壓力持續,則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代謝症候群等問題也可能接續浮現。
氧化壓力上升與慢性發炎: 高強度的電磁場會造成細胞膜上鈣離子通道 (voltage gated calcium channels)打開,引發後續過氧亞硝酸 (peroxynitrite)與其他自由基的累積,造成DNA受損,引發細胞凋亡。
黏膜功能受損: 電磁場會對體內細胞產生「非溫熱效應」,破壞黏膜細胞之間的緊密度,一般所熟悉的就是產生「腸漏症」與「腦漏症」的情況;甚至有研究表明,鼻腔、口腔、呼吸道、泌尿道黏膜的過敏、受損、發炎也與高強度電磁場有相關。
整體來說,電磁場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便利性與生活方式,現在要找到一個沒有無線通訊的場合已經難上加難,我們能做的就是調整生活型態、提升自己身體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環境中的有毒化學物質、抽菸、二手煙等,同時也要有意識地避免接觸高強度的電磁環境。更重要的是在連續工作中有適度地休息、爭取每天7到8小時的睡眠時間、培養自我的靈性。讓自己能更善用已經無法避免的科技產物,與瞬息萬變的新時代共存共榮。
內容參考:
梁錦華:無聲海嘯。2015.10
Martin L. Pall: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ct via activation of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 to produce beneficial or adverse effects. J. Cell. Mol. Med. Vol 17, No 8, 2013 pp. 958-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