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功醫小助教

癌症概覽:了解癌症分類與常見類型

癌症是一個讓人聞之色變的名詞,但你是否了解它究竟是什麼?癌症並不是單一的疾病,而是一組細胞無法正常控制增殖,甚至侵入其他組織的病症。隨著癌細胞的增長,它可能對身體的健康系統產生嚴重影響,甚至危及生命。

癌細胞團

目前,癌症已成為全球的主要健康威脅之一,也是台灣十大死因之首。許多人對癌症的形成、類型以及治療方式認識有限,導致錯過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癌症的基本知識,不僅是為了預防,還為了能夠更早發現和應對。


癌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不了解。認識癌症的分類與治療方法,不僅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也能幫助患者和家屬正確面對病情,減少不必要的恐慌與焦慮。我們將簡單介紹癌症的基本知識,包括它的分類、治療方式以及最新的醫療技術,讓每個人都能對癌症有所了解,並提高警惕意識。


一、什麼是癌症?

正常細胞和癌細胞在結構上的差異
這張圖對比了正常細胞和癌細胞在結構上的差異,突顯了癌細胞的異常特性,例如細胞核數目增加、核仁變大,以及染色質變得粗糙。這些改變是癌細胞不受控制增殖的特徵。
細胞質 Cytoplasm、細胞核 Nucleus、細胞核 Nucleolus、染色質 Chromatin

癌症是指一種細胞失去正常控制,進行異常快速分裂並可能擴散到全身其他部位的疾病。以下是癌細胞的主要特徵,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解釋:


  • 不受控制的增殖:癌細胞像失控的「複印機」,不斷自我複製,無視正常細胞的停止信號。

  • 避免自然細胞死亡:正常細胞有固定的壽命,會自然死亡,但癌細胞卻逃避這一過程,持續存活。

  • 具有侵略性和擴散能力:癌細胞能侵入鄰近的組織,甚至通過血液或淋巴系統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稱為轉移)。


二、癌症的病因


癌症的發生通常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引起,以下是主要的病因:


  1. 基因突變

    癌症的核心原因是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細胞分裂過程中出現異常。這些突變可能是遺傳性的,也可能是後天由環境因素或生活習慣引起的。

  2. 逃脫免疫監管

    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可以識別並清除異常細胞,但癌細胞能透過多種方式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例如,癌細胞可能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或產生特殊的分子來「隱藏」自己。

  3. 粒線體功能異常

    粒線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功能異常可能導致細胞代謝紊亂,增加癌細胞的存活率。粒線體的變化還可能促進癌細胞的侵襲性和抗藥性。

  4. 環境與生活習慣

    長期接觸致癌物質會增加患癌風險。不良生活習慣如吸菸、酗酒、不健康飲食以及缺乏運動,均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

  5. 慢性炎症

    長期的炎症反應(慢性發炎)可能損傷細胞,並促進癌細胞的生成與擴散。例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與肝癌的相關性已被廣泛研究。

  6. 荷爾蒙失衡

    某些癌症與激素水平的變化密切相關,例如乳腺癌與雌激素過多、前列腺癌與雄激素水平。


三、癌症的主要分類


根據癌症的來源和細胞類型,可分為下列主要類型:


上皮癌(Carcinoma)

  • 特徵:來源於覆蓋器官表面和內腔的上皮細胞,是最常見的癌症類型。

  • 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輔以放射治療、化療及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也日漸普及。

  • 常見癌症: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


肉瘤(Sarcoma)

  • 特徵:起源於結締組織,如骨骼、肌肉、脂肪、血管及軟骨。

  • 治療方式:依賴手術、放射治療及化療,部分案例可能使用基因治療。

  • 常見癌症:骨肉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纖維肉瘤、軟骨肉瘤。


淋巴瘤(Lymphoma)

  • 特徵:發生於淋巴系統,包括淋巴結和淋巴管。

  • 治療方式:以化療和免疫療法為主,結合放射治療視需要調整。

  • 常見癌症:何杰金氏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白血病(Leukemia)

  • 特徵:影響血液和骨髓,定義為異常白血球大量增生,干擾正常血液功能。

  • 治療方式:包括化療、骨髓移植和新興的基因編輯療法。

  • 常見癌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黑色素瘤(Melanoma)

  • 特徵:起源於黑色素細胞,主要影響皮膚,也可能發生於眼睛或內部器官。

  • 治療方式:採用手術切除及免疫療法,晚期可能使用靶向治療。

  • 常見癌症:皮膚黑色素瘤、眼黑色素瘤、粘膜黑色素瘤。


其他類型癌症

  • 特徵:包括腦腫瘤(如神經膠質瘤)、胚胎性腫瘤及生殖細胞腫瘤。

  • 治療方式:需根據腫瘤類型和患者情況,選擇手術、放療、化療或免疫療法的綜合方案。

  • 常見癌症:神經膠質瘤、胚胎性腫瘤、生殖細胞腫瘤。


四、癌症治療痊癒的可能性


癌症治療的痊癒可能性取決於癌症的類型、分期以及治療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見癌症的痊癒數據:

癌症類型

早期存活率(5年)

晚期存活率(5年)

乳腺癌

90%以上

30%

肺癌(非小細胞)

50%以上

5-10%

肺癌(小細胞)

10%以下

10%以下

前列腺癌

幾乎100%

30%

結直腸癌

90%

10-20%

黑色素瘤

90%以上

25%以下

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

90%(兒童)

40-50%(成人)

白血病(急性骨髓性)

25%

少於10%

胃癌

70%以上

20%

這些數據強調了早期篩檢和診斷的重要性。定期健康檢查以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降低癌症風險的關鍵。


五、癌症治療的發展歷程


早期治療:手術切除

  • 方式:針對局限性腫瘤,通過手術完全移除病灶。

  • 局限:無法應對轉移性或微小殘留癌細胞。


輔助療法:放射治療和化療

  • 放射療法:利用高能量輻射摧毀癌細胞,常用於局部控制腫瘤。

  • 化療:使用藥物殺死快速分裂的細胞,適用於全身性治療。

  • 挑戰:可能對正常細胞造成損害,並伴隨副作用。


靶向治療的興起

  • 方式:針對特定癌細胞的分子機制進行精準攻擊,抑制特定蛋白質或信號通路。

  • 優勢: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害,提高治療效果。


免疫療法的突破

  • 方式: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統以識別並攻擊癌細胞,例如PD-1/PD-L1抑制劑和CAR-T細胞療法。

  • 潛力:特別適用於某些難治型癌症,展現持久療效。


未來趨勢:基因與細胞療法

  • 基因療法: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復或改造患者細胞以對抗癌症。

  • 細胞療法:如幹細胞移植和新型免疫細胞療法,提供個人化治療方案。


六、癌症的分期與進展


癌症分期有助於了解病情嚴重程度及擴散範圍,常用的分期系統包括:


  • 第0期:存在異常細胞,但尚未擴散,屬於原位癌。

  • 第1期:癌症局限於原發部位,尚未擴散。

  • 第2期和第3期:腫瘤擴大,可能影響鄰近組織或淋巴結。

  • 晚期:癌症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屬於晚期。


七、癌症診斷與治療最新趨勢

階段

細胞病變

腫瘤大小

適用檢測工具

第0期

微小病變

0.1公分

抽血檢測CTC

第1期

細胞增長

0.5公分

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正子攝影

第2期

腫瘤擴大

1公分

腫瘤標誌、X光、大腸鏡

第3期

腫瘤進一步擴大

超過1公分

與第2期工具類似

第4期

遠端轉移

大量病灶

與第2期和第3期工具相同(視轉移部位決定)

  • 診斷技術:如影像檢查(CT、MRI)、組織切片及液體活檢技術(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測)。

  • 治療新趨勢:免疫療法如PD-1/PD-L1抑制劑及CAR-T細胞療法;同時,個人化醫療及精準醫學成為發展重點。


早期診斷與治療的關鍵性


癌症雖然是一項挑戰,但並非無法克服的難關。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如免疫療法、靶向治療和基因編輯等新興技術,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能夠獲得有效的治療,並提高生活品質。對於患者和家屬來說,保持積極的心態和堅定的信念至關重要。癌症的治療過程可能漫長且艱難,但早期的診斷和治療是成功的關鍵。建立與醫療團隊的緊密合作,遵循專業建議,同時改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和減少壓力,都能為身體提供更好的支持。


請記住,癌症並不是一場孤軍奮戰的戰役。您有家人、朋友和專業醫療團隊的支持,每一步努力都為勝利邁進了一步。希望所有患者和家屬都能保持信心,勇敢迎接挑戰,迎接更加健康、美好的明天。


癌症常見Q&A


  • 癌症是什麼? 癌症是一種細胞失去正常控制,進行異常快速分裂並可能擴散到全身其他部位的疾病,具有不受控制增殖、避免自然細胞死亡以及擴散侵襲的特性。

  • 癌症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癌症的主要病因包括基因突變、免疫監管逃逸、粒線體功能異常、環境與生活習慣(如吸菸、酗酒)、慢性炎症以及荷爾蒙失衡。

  • 癌症篩檢的重要性是什麼? 癌症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潛在的問題,讓患者能在症狀出現前接受治療。許多癌症在早期階段治療效果更佳,存活率顯著提高,例如早期乳腺癌或結直腸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90%。

  • 什麼時候應該開始進行癌症篩檢? 篩檢時間取決於個人風險:一般人群:根據醫學指引(如乳腺癌篩檢建議在40歲以上)。高風險族群:如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高危因素,需提早與醫師討論篩檢計劃。

  • 癌症篩檢有哪些限制或風險?

    雖然篩檢是預防的重要步驟,但可能有以下限制: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可能導致過度檢查或錯過診斷。某些篩檢過程可能帶來輕微不適或潛在風險(如大腸鏡檢查可能造成腸道損傷)。與醫師充分討論篩檢的利弊,能幫助您做出最佳選擇。

  • 如何利用篩檢結果進行後續處理?

    如果篩檢結果異常,醫師會進一步安排詳細檢查。早期治療能顯著提升存活率,降低疾病進展風險。篩檢是癌症防治的第一步,定期篩檢可保障健康,避免因延誤診斷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參考資料


基因突變

Vogelstein B, et al. "Cancer genes and the pathways they control." Nature Medicine (2004)DOI: 10.1038/nm1087「癌症基因及其控制的通路」 Hanahan D, Weinberg RA.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Cell (2011)DOI: 10.1016/j.cell.2011.02.013「癌症特徵:新一代的定義」

逃脫免疫監管

Dunn GP, et al. "The immunobiology of cancer immunoediting and immunosuppression." Immunity (2002)DOI: 10.1016/S1074-7613(02)00364-X「癌症免疫編輯與免疫抑制的免疫生物學」 Chen DS, Mellman I. "Elements of cancer immunity and the cancer-immune set point." Nature (2017)DOI: 10.1038/nature21349「癌症免疫的基本要素及免疫設限」

粒線體功能異常

Warburg O. "On the origin of cancer cells." Science (1956)DOI: 10.1126/science.123.3191.309「關於癌細胞起源的研究」 Seyfried TN, et al. "Cancer as a metabolic disease: implications for novel therapeutics." Carcinogenesis (2010)DOI: 10.1093/carcin/bgq078「癌症作為代謝疾病:新療法的意義」

環境與生活習慣

Lichtenstein P, et al. "Environmental and heritable factors in the causation of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0)DOI: 10.1056/NEJM200007133430201「癌症成因中的環境與遺傳因素」 Secretan B, et al. "A review of human carcinogens—Part E: tobacco, areca nut, alcohol, coal smoke, and salted fish." Lancet Oncology (2009)DOI: 10.1016/S1470-2045(09)70358-4「致癌物回顧:煙草、檳榔、酒精、煤煙與鹽漬魚」

慢性炎症

Coussens LM, Werb Z.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Nature (2002)DOI: 10.1038/nature01322「炎症與癌症的關係」 Mantovani A, et al. "Cancer-related inflammation." Nature (2008)DOI: 10.1038/nature07205「與癌症相關的炎症」

荷爾蒙失衡

Yager JD, Davidson NE. "Estrogen carcinogenesis in breast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DOI: 10.1056/NEJMra050776中文標題:「雌激素致癌與乳腺癌的關係」 Sharifi N, et al.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JAMA (2005)DOI: 10.1001/jama.294.2.238「前列腺癌的雄激素抑制療法」


RSS

歡迎分享文章。如果您想複製或引用文章請附上出處網址連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