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先了解主流醫學



十九世紀初的一位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提出了一個影響後世醫學發展極為深遠的「病菌理論」,這個理論指出任何疾病都與病菌有關,而只要找出病菌所在並且殲滅,則疾病不復存在。這樣的理論影響了後代的醫學研究,所有的醫學家都在努力地找出致病菌,醫學的發展就配合著公共衛生的改善、環境的清潔消毒、發展各類疫苗,並且發展出一代又一代的抗生素。


在這樣的脈絡下,醫學觀又導入了著名哲學家笛卡爾(Descartes)的「身心二元」理論,將身體與心靈一分為二;另一方面,也發展出許多的「專科」與「次專科」,將人體的每個系統、器官做了切割,而過度講求「專科」的結果,反而變成專家們對於細微的部分愈看愈清楚,但缺乏了將人體視為一個整體的全人觀念。


這種「以病為先」的切分概念,實際運用到臨床工作,就是各樣的長期慢性病散分至各個科別領域:頭痛找神經科、喉嚨痛找耳鼻喉科、氣喘找胸腔科、心悸找心臟科、消化不良看腸胃科等,出現「各科自掃門前雪」的問題,當你有任何不舒服時,也只好遍訪各科名醫;但因為處理方式都是以藥物和手術為主,所以往往都只治標沒有治本,如果醫病雙方沒有花時間了解彼此的溝通內容,常常也是沒有解決到問題。


在主流醫學裡面,常常會把人體用車子來做比喻,整部車是由車殼、輪胎、引擎和各樣零組件組合而成,其中某一個部分如果壞了,就想辦法找替代的零件予以修復即可。這樣的說法似乎淺顯易懂,但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車子這樣的機械是一個封閉系統,壞了就修,相較於人體單純許多;而人體是「開放系統」,隨時都在接受環境的刺激而給予適當地回應;其中的「生物整體性」更是不可忽略,尤其是「心智」和「靈魂」的部分,更是無法用有形的機械來做類比。


這樣看來,這樣以疾病為優先考量、藥物為首要處理的模式,確實存在很多限制;十九世紀以來,人類面臨到的最大生存危機,已經從急性的感染症,轉變為因工業化所帶來的各種慢性疾病,對於疾病制式化的統一規格處理模式,開始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因此,「全人思維」、「個人化」的醫療模式,是生活在這個更具挑戰的世代當中,可以獲得健康的關鍵。

RSS

歡迎分享文章。如果您想複製或引用文章請附上出處網址連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