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營養從消化到吸收的過程
- Muting Functional Medicine
- 2023年12月1日
- 讀畢需時 11 分鐘
已更新:5月2日
營養是維持生命、促進健康和增進體能的基礎。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對健康和營養的關注度日益增加。對於身體如何有效地消化、吸收和利用營養素的過程,許多人仍然了解不足。了解這些過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科學地安排飲食,還可以提高身體對營養素的利用效率,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
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我們對營養的理解不斷深化。從細胞層面的營養代謝,到系統層面的消化吸收,每一個環節都對身體的整體功能和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營養不良或不均衡不僅會導致各種疾病,還會影響生活質量和壽命。通過科學的方法來優化營養攝入和提高營養效率,已成為健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目錄

食物的消化過程
消化是將食物分解成可被身體吸收的基本營養素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機械消化和化學消化兩個部分,機械消化與化學消化。機械消化是指食物首先在口腔內被咀嚼和撕裂,舌頭和牙齒協同工作,使食物變得更小更容易被化學消化。吞嚥後甚至在口中化學消化已經開始作用,唾液腺分泌的酶開始分解碳水化合物。食物通過食道進入胃,在這裡胃酸和酶進一步分解蛋白質。食物進入小腸,胰腺和膽囊分泌的消化液進一步分解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口腔中的消化
機械消化:食物首先在口腔內被咀嚼和撕裂。牙齒將食物切碎和磨碎,使其變得更小、更容易被化學消化。舌頭協助將食物混合並推動其在口腔內移動。
化學消化: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如唾液淀粉酶,開始分解碳水化合物(例如澱粉)成較小的糖分子(例如麥芽糖)。這些初步的化學分解在食物尚未被吞嚥之前就已經開始。
食道中的運輸
吞嚥:當食物在口腔內被充分咀嚼和混合唾液後,形成稱為食糜的物質。舌頭將食糜推到喉嚨後部,進入食道。這一過程稱為吞嚥。
蠕動運動:食道中的平滑肌進行有節律的收縮和放鬆,稱為蠕動運動,將食物推向胃部。
胃中的消化
機械消化:胃內壁的肌肉進行強烈的攪拌運動,進一步將食物磨碎並混合胃液。
化學消化:胃內的壁細胞分泌鹽酸(胃酸),降低胃內的pH值,提供適合酶作用的酸性環境。胃內的主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在酸性環境下轉化為胃蛋白酶,開始分解蛋白質成較小的多肽。
小腸中的消化
化學消化:食物進入小腸的第一部分(十二指腸),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膽囊分泌的膽汁進入十二指腸。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如胰淀粉酶(分解碳水化合物)、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分解蛋白質)、胰脂肪酶(分解脂肪)。膽汁中的膽鹽有助於乳化脂肪,增加脂肪的表面積,使胰脂肪酶更有效地分解脂肪。
這一整個消化過程能夠從食物中獲取所需的營養素,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和健康。
食物的吸收過程

吸收是將營養素從消化道轉移到血液和淋巴系統的過程,主要在小腸內進行。小腸內壁覆蓋著絨毛和微絨毛,這些細小的結構增加了表面積,提高了營養素的吸收效率。這些營養素包括單糖、氨基酸、脂肪酸、三酸甘油脂、維生素礦物質。營養素通過被動擴散、促進擴散和主動運輸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然後進入血液或淋巴系統。水溶性營養素能夠溶解在水中,包括葡萄糖(糖類)和氨基酸(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它們被小腸吸收後,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系統。血液作為運輸媒介,將這些營養素帶到身體各個部位供細胞使用。脂溶性營養素因不溶於水,溶於脂肪中,包括脂肪酸和甘油三酯(脂肪的基本單位)。它們在小腸內被吸收後,會進入淋巴輔助循環系統,負責運輸脂肪和免疫細胞。最終脂溶性營養素通過淋巴管最終進入血液循環,然後運送到全身各處。不能被吸收的部分主要是指食物中的纖維和一些未消化的物質。這些物質會經過消化道,最後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
纖維和未消化物質的處理過程
纖維不能被消化和吸收,但它在腸道中有很多重要的功能能促進腸道健康幫助預防便秘,促進規律的排便。並且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提供腸道內益生菌的食物,助於維持健康的腸道菌群平衡,並降低疾病風險如高纖維飲食與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有關。在小腸中未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殘渣,包括纖維,會進入大腸。大腸主要的功能之一是吸收水分和一些電解質。這有助於將食物殘渣轉變為更固體的糞便。大腸內存在大量的細菌群落,這些細菌可以發酵部分纖維,產生短鏈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這些短鏈脂肪酸對腸道細胞具有重要的營養作用。此外,細菌發酵還會產生氣體,如氫氣、二氧化碳和甲烷。最終未被消化的物質、水分、細菌和細菌代謝產物混合在一起,形成糞便。糞便中的纖維有助於增加糞便的體積,刺激腸道蠕動,當糞便進入直腸並積累到一定量時,會引起排便反射。糞便最終通過肛門排出體外。
營養素的作用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或物質絕大部分會被巧妙地保留有用的及排除無用的,被吸收的營養素在身體內發揮各自的作用,支持各種生理功能和代謝過程。腸道能吸收的主要物質如下:
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是穀物、水果及醣類,迅速地轉換成葡萄糖。葡萄糖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特別是對於大腦和肌肉。
蛋白質:主要來源是肉類、魚類、奶蛋及豆類,蛋白質負責構建和修復身體組織,生成酶和激素。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構件。
脂肪:主要來源是含脂類較高的肉類及植物,如堅果。他用於儲存能量,保護內臟,並在細胞膜結構中發揮重要作用。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是脂肪的基本構件。
維生素和礦物質:食藥同源,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來自於所有食物,支持免疫系統,參與代謝過程,也能維持骨骼和牙齒的健康等。這些微量營養素雖然需求量小,但對身體健康極其重要。
食物中各類營養素的吸收率
食物中各類營養素的吸收率(bioavailability)會因個體健康狀況、食物型態、烹調方式與是否與其他營養素同時攝取而異。不過,以下是根據目前文獻與營養學教科書提供的大致吸收率範圍,作為參考(以健康成人、正常飲食條件為假設):
各營養素吸收率參考值
吸收率易受哪些因素影響?
如何提高營養效率
均衡飲食:確保飲食中包含所有主要營養素,並注重食物的多樣性。
適量運動:運動可以促進消化系統的健康,提高代謝率。
充足水分:水是消化和吸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保持身體水分充足有助於營養素的運輸和利用。
避免過度加工食品:過度加工的食品往往缺乏必要的營養素,且含有高量的添加劑和糖分,會影響營養吸收。
適當的膳食補充:在必要時考慮使用膳食補充劑,如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但應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健康的飲食截長補短享受高質量生活
營養是維持健康的基礎,而理解身體如何消化、吸收和利用營養素可以做出更明智的飲食選擇,從而提高營養效率,促進整體健康。
在現代社會,飲食習慣的改變和生活壓力的增加,使得很多人面臨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個人的健康,還可能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因此,我們需要更加關注自己的營養攝入,並採取積極的措施來優化營養效率。
最終,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均衡的營養攝入、適量的運動和充足的水分攝入,都是提高營養效率的重要策略。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這些知識,我們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人體所需的13種維生素
其中維生素D 、維生素K 、維生素B3(煙酸)、維生素B7(生物素),這些維生素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由人體合成,但大多數情況下仍需通過飲食來獲取,以確保身體的正常運作和健康。其他維生素則需透過食物或補充來獲取。
人體所需的17種礦物質
合理的飲食規劃和多樣化的食物選擇是確保獲取足夠礦物質的關鍵。對於難以獲取的礦物質,考慮適當的膳食補充劑可能是必要的,但應在醫療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何時需要額外補充營養
飲食不足:某些人可能無法通過日常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素,例如素食者可能需要補充維生素B12,因為這種維生素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
特定健康狀況:一些健康問題可能會導致營養吸收不良,例如乳糜瀉或胃腸道手術後。這些情況下,補充營養可能是必要的。
年齡相關需求:老年人、新生兒和孕婦等特定人群可能有額外的營養需求。例如,孕婦需要更多的葉酸來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
運動員和高體能需求者:運動員和體力勞動者可能需要更多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來支持身體恢復和肌肉增長。
飲食限制:一些人因過敏、食物不耐受、宗教原因、斷食、生酮飲食...而有飲食限制,可能需要補充特定的營養素。
額外補充的好處
預防營養缺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幫助預防營養缺乏及其相關疾病,例如補充鐵可以預防貧血。
增強免疫力: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C、維生素D和鋅,對免疫系統有重要作用,適當補充可以增強免疫力。
改善整體健康:補充ω-3脂肪酸可以促進心血管健康,減少炎症;補充鈣和維生素D有助於骨骼健康。
額外補充的風險
過量攝取:過量攝取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可能有害,例如,過量的維生素A可能導致中毒,過多的鐵可能損害肝臟和心臟。
干擾藥物作用:一些補充劑可能與處方藥物相互作用,影響藥物的效果。例如,維生素K可能影響抗凝血藥物的作用。
不必要的補充:對於營養均衡飲食的人來說,額外補充可能是不必要的,甚至會浪費金錢。
補充營養素的建議
在開始任何補充劑之前,最好諮詢醫生或營養師,以確保它們適合您的具體需求和健康狀況。盡量通過均衡、多樣化的飲食來獲取必要的營養素,而不是依賴補充劑。選擇補充劑時,注意查看標籤,了解成分和劑量,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總之,額外補充營養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是有益的,但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和醫療建議來進行。保持均衡飲食始終是獲取營養的最佳方式。
延伸閱讀:你真的餓,還是被荷爾蒙操控?深入解析飢餓荷爾蒙 Ghrelin 與飽足荷爾蒙 Leptin 的生理機制與神經路徑,了解它們如何影響食慾、肥胖、代謝症候群與飲食失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