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是「症狀」還是「疾病」?


我相信很多人並沒有認真想過,每次身體感到不適時,真的讓人煩惱的是「症狀」還是「疾病」?


我們可以從「對症下藥」、「藥到病除」來開始切入討論。大部分的人對這兩句耳熟能詳的話深信不疑,但仔細想想疾病的狀況複雜、似乎又不能這樣一概而論。當在面臨生死交關、急救、嚴重感染時,藥物的角色吃重且無法取代,可以幫助人體度過難關;但其實我們面對更多的是人體衰老、生理功能失調等「小症狀」的慢性騷擾,而這正是影響大多數人生活品質、財務負擔、甚至決定國家福利政策方向的問題。


在一般的認知裡,疾病與症狀的角色過於重疊,以至於常常身體出現了一個症狀,我們就認為自己得了什麼疾病,見到冰山的一角卻沒看到冰山的全貌,甚至於把症狀當成疾病來處理;這正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典型,而缺乏了「全人」的概念。


如果我們認知的「對症下藥」,只是對「症狀」下藥,而醫療的系統只要讓人找到了症狀就可以獲得保險給付,那藥物的功能也只會是消除表面症狀,而無法讓人真的遠離疾病。


每個人都有感冒的經驗,感冒時,我們會發燒、流鼻水、鼻塞、咳嗽,而這些症狀是因為身體要啟動免疫系統,進入作戰準備;鼻塞是因為鼻黏膜充血、鼻水是為了要協助廢物的清運、咳嗽則是受到外在病原體進入後的自我保護機制。


充血後的鼻黏膜裡面有許多A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專門對付病毒。但這個時候吃了止痛退燒藥、去充血劑(鼻塞藥)、止咳藥,「症狀」減緩了,但原本該啟動的免疫系統被強制關機了,該有的sIgA的保護也就消失了。


幾次這樣感冒、吃藥的循環後,常常會發現鼻竇炎、支氣管炎等狀況變得比之前更頻繁了;因為所有的這些藥物都只是壓制症狀,每當我們的免疫系統想要反應時被藥物抑制了,讓他愈來愈無所適從,終至反應遲鈍,無法應對變化快速的大環境。


到頭來,面對反覆的感冒,到底是病菌變強了、還是我們的免疫力下降了?當我們更清楚症狀本身不一定代表疾病時,我們就不會執著於消除症狀,而是定睛在如何透過每一次的症狀更了解自己,並做出改變讓自己往健康更進一步。

RSS

歡迎分享文章。如果您想複製或引用文章請附上出處網址連結

bottom of page